月季喜富含大量有機質(zhì)、疏松肥沃、通氣性能良好、具有團粒結構的微酸性( pH6.5-6.8)土壤。排水不良和土壤板結不利其生長,甚至會導致其死亡。含石灰質(zhì)多的土壤,影響月季對一些微最元素的吸收利用,會導致缺綠病。
月季喜肥,要讓其月月開花,需要不斷施肥,保證充足的營養(yǎng)條件。施肥要注意季節(jié)、品種等,切忌施生肥和濃肥。應掌握“薄肥勤施”的原則,根據(jù)植株生長實際情況適時、適量施追肥,補充土壤里養(yǎng)分的不足。
月季一般栽培品種生長的適宜溫度,白天為18-25℃,晚上為10-15℃。氣溫超過30℃以上則生長不良,溫度在5℃以下,即進入休眠期,停止生長。盛夏的中午需適當遮陰,以利于降溫。
月季花在全日照條件下生長健壯。一般每天要求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,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。為避免夏季高溫,需適當遮陰和噴水,日照時數(shù)也可縮短到5小時左右。
月季的主要病害為褐斑病,初發(fā)生時葉片上有圓斑,隨后圓斑變成深褐色并帶有黃色暈環(huán),病斑四周變黃,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、花期縮短、花形變小。病害發(fā)生時可噴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-700倍液,或噴灑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。對白粉病可用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-2000倍液防治,每周噴1次,噴3次可控制病情。
月季的主要蟲害為蚜蟲和紅蜘蛛。蚜蟲可用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防治,連續(xù)噴灑數(shù)次;紅蜘蛛可用20%二氯殺螨醇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液防治。
月季要求空氣流通的環(huán)境條件,悶熱和不通風的環(huán)境,不利其生長發(fā)育?諝馓稍,嫩葉易變成畸形,太濕則易患白粉病,最適宜的空氣濕度為75%-80%。
修剪是加強月季管理的措施之一。在各個生長階段都進行修剪,就能保證四季花繁葉茂。
生長期要進行抹芽、打蕾、除殘等工作。抹芽就是對春季生長得過多的幼芽,除主枝上留2-3個以外,其余的都要抹除。打蕾就是除了保留中間一個主蕾外,把其余的側(cè)蕾全都摘除。這兩種措施都有一個目的,就是除去廢芽、雜枝,讓養(yǎng)分集中供給主枝。除殘花就是在花開殘敗時及時剪去花朵及其以下的兩片復葉,目的是避免花朵附近的幾個腋芽萌發(fā)弱枝,開出畸形小花,既浪費養(yǎng)分,又破壞花形美觀。
休眠期也要修剪,修剪時間在春節(jié)前后,主要是對2年以上的大棵月季從基部剪除病蟲枝、枯枝、弱枝和重疊枝、交叉枝。
月季的繁殖可以采取扦插、嫁接、分株、壓條、組織培養(yǎng)等方法,其中,盆栽觀賞一般采用扦插或嫁接繁殖的苗木。
(1)扦插法:多在春季巧弋以上或初夏、早秋進行,冬季則可以在溫室扦插。為了提高扦插的成活率,可以先在植株上進行環(huán)割或環(huán)剝,待生出愈傷組織后再剪下枝條扦插。另外,還可以采用電誘導扦插或使用激素如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促進生根。
(2)嫁接法:利用野薔薇或白玉棠做砧木,有早春芽萌動前進行枝接,也可以在夏季采用“T”字形或“門”字形芽接方法嫁接。芽接的小苗,待芽萌動長出枝條時將砧木剪斷,栽種到花盆中。為培育壯苗,上盆后抽生的枝條如果很快現(xiàn)蕾開花的,應將花蕾和其下的兩片葉一起摘除,以保證植株的健壯生長。只到蜘蛛基部抽生徒長枝時,再將這樣的枝條留作開花枝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