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1次修剪后,要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料(如人糞尿、綠肥、豆餅、魚肥等),其后每10天再補施1次。這時溫度適宜,肥水充足,有利于多發(fā)春梢。當新梢發(fā)齊,摘心后,要追施速效磷肥(磷酸二氫鉀、過磷酸鈣),以此來促進花芽形成。花芽能否形成,關(guān)鍵在于使金橘貯存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不耗費在過多的枝葉生長上,而集中在花芽分化的生殖發(fā)育方面。
“扣水”能促進花芽分化。常言道:“干花濕果”,就是說在花芽分化期要適當少澆水,這就是“扣水”。
在花卉栽培中常用扣水的方法,抑制植株生長,促進花芽分化。具體地說,金橘在處暑前10余天,要逐漸減少澆水量,以控制夏梢生長過旺,利于形成花芽。到處暑前5天左右,要停止?jié)菜。?jīng)過3-4天烈日曝曬,金橘上部嫩葉呈輕度萎蔫而下垂,盆土干燥呈灰白色。但為了防止輕度萎蔫的葉片不致過度脫水,應每天早、晚向葉面噴少量水,中午可略向盆中澆點水。當金橘的主芽及預備芽都膨脹,由綠轉(zhuǎn)白時,即表明花芽分化已經(jīng)完成。此時要及時恢復澆水量,并施薄肥,不久便能相繼開花。
開春后,氣溫上升,金橘生長較快,必須進行修剪。即按圓頭形樹冠留枝的需要,選擇3-5個主枝錯落留在主干上,將其他多余的主干齊基部剪去。然后根據(jù)所留主干強弱的情況,分別短截,強壯枝可留4-5芽剪截;較弱枝可留2-3芽剪截。這樣,可以調(diào)整枝條長勢,促使每個主枝多發(fā)健壯春梢,為開花打下基礎。經(jīng)過兩個月的生長,新梢大致發(fā)齊。為控制其過于旺長,還須進行第2次修剪,但修剪量可減小,以剪梢為主。以后新梢每有8-10片葉時就要摘心1次,其目的是誘發(fā)大量夏梢,以期多開花結(jié)果。最后1次摘心時間,要以所生夏梢都能形成芽來決定。
金橘常用嫁接法繁殖。砧木多用枸橘(播種繁殖),在廣東用枸櫞(高壓繁殖)。嫁接方法有切接、芽接和靠接。切接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,以萌芽前1-3周為適宜。長壽金柑春梢萌發(fā)早,嫁接應較早。接穗宜選取1年生枝條的中段,留雙芽或單芽均可。芽接以9月中旬至10月初為最適期?拷釉4-7月進行,砧木應提前1年盆栽,接穗選2年生健壯枝條。
在正常情況下,立冬后果實逐漸變黃。為配合春節(jié)觀賞,若果實成熟偏早,可采用遮陰、增施氮肥(0.4%尿素)的辦法推遲成熟期。若果實成熟偏遲,春節(jié)不及轉(zhuǎn)黃,可在預定成熟期前25天,用1.5×10乙烯利涂果,或噴2×10-5×10的赤霉素,均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