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日,2010年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林業(yè)分團一行,從臺北南下南投縣,考察那里的特色花卉產業(yè)。當地花農獲悉廣西“探花團”的到來,爭相轉告,熱情接觸分團官員及專家,期望桂臺能在花卉產業(yè)上攜手合作,共同賺“世界的錢”。
廣西“探花團”此行的重點是南投縣埔里的一家國蘭(即中國蘭)基地,由于國蘭的花朵具有特殊香氣,被譽為“王者之香”。當日11時20分,陽光灼熱,“探花團”成員剛一下車,就直奔埔里桃米國蘭產銷班??蓜e小看這個班,它是1995年創(chuàng)立的,類似于廣西的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模式中的公司身份,也有行業(yè)協會的性質。該班統籌南投以及附近一些縣市的蘭農,每年外銷近500萬苗蘭花,約占臺灣外銷韓國數量的三成以上,在國蘭技術及銷路通道上,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。
“這盆國蘭賣到韓國多少錢?”林業(yè)分團團長、自治區(qū)林業(yè)廳廳長陳秋華指著桌上的一盆國蘭問。班長游智超快人快語說:“一棵苗約合人民幣50多元?!彼院赖亟榻B,臺灣的國蘭基本外銷,創(chuàng)匯不少。
這個國蘭基地的技術先進與否,也是“探花團”考察的一個重點內容。在國蘭生產基地的大棚里,一些團員有些納悶:臺灣花農培植國蘭苗的營養(yǎng)杯里,有的是花生碎殼覆蓋住根部,有的卻用小石粒。細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是花農一邊生產一邊在做實驗,雖然兩種物質都能為苗提供養(yǎng)分,但還是有細微的差別,他們是想看哪種覆蓋物更能使苗茁壯成長。
就在廣西“探花團”考察過程中,臺灣方的“陪同人員”越來越多。起初記者還以為是基地的工作人員,后來才發(fā)現是臺灣花農紛紛爭相前來“探班”,看是否與廣西有合作的可能。
“你們廣西是不是墨蘭多?土地租金貴嗎?”來自臺灣云林縣的黃先生問記者。原來,云林離南投埔里有100多公里,他是接到游智超的通報后趕過來的。據悉,黃先生種有1000多畝國蘭,產品全部委托埔里桃米國蘭產銷班等出口,這次廣西來了個林業(yè)分團,他便特地帶了3個伙伴過來“探路”。同樣來自云林的趙先生上個月剛到過廣西,到過南寧江南區(qū)吳圩考察,覺得桂臺合作潛力大,如果廣西有關部門在政策上支持蘭花發(fā)展,他很愿意到廣西發(fā)展。
像這樣來“探班”廣西林業(yè)分團的臺灣花農,記者發(fā)現還真的不少。當日與臺灣花農共同午餐時,原本訂了兩大桌,但菜上來后,還不斷地有當地花農要來見見廣西“探花團”,最后又加了一桌,多了8名臺灣花農。到了當日晚餐時,本來沒有安排與臺方聚餐,但在進入餐廳時,臺方一名女導游告訴記者,有3名臺灣花農不知從哪里弄到她的電話,一定要趕過來見廣西林業(yè)分團成員一面。后來在自助餐廳里,果然出現了幾名陌生的臺灣花農,原來他們是從南寧吳圩種花的臺灣花農游妙圣處獲知廣西“探花團”到南投的消息。
廣西花卉辦主任黃周玲告訴記者,臺方有技術,有海外銷售市場,但租地價貴,人力成本高,“租地價是廣西的6倍”。由于廣西氣候條件與臺灣相似,更重要的是“廣西靠近東盟市場,有最便捷的通往東盟的通道”,而那里是蘭花的銷售熱區(qū)。臺灣與廣西合作,可謂是取長補短,互利雙贏。
據介紹,花卉產業(yè)是廣西著力打造的五大林業(yè)支柱優(yōu)勢產業(yè)之一,是很有前景的綠色新興綜合產業(yè)。而臺灣的花卉產業(yè)先行一步,且切花種植面積已超過以色列、法國、希臘、瑞士,居世界第5位。桂臺兩地在花卉業(yè)資源上互補性十分明顯,合作前景廣闊。
據了解,在廣西花卉產業(yè)示范基地內,已有翁源縣新貴族花卉種植有限公司、佛山市貴族花卉有限公司、佛山市坤宇溫室工程有限公司、上海耕旺園藝有限公司等4家臺資企業(yè)入場進行蝴蝶蘭及國蘭生產。隨著這些臺資花卉項目的建設及投產,對今后吸引臺資花卉企業(yè)進駐廣西將起到極大的示范和推動作用。
本文地址:http://xkstj.cn/articles/news/1700.html